汇聚文化资源   推动文明互鉴

Pooling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汇聚文化资源   推动文明互鉴

Pooling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政策

更多

观点

更多
  • “何以艺术: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专题活动在中法两地连线举办

    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之“何以艺术: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在中国北京、法国第戎两地连线举办。中法两国的高校代表、青年艺术家及学生代表围绕艺术管理、艺术的价值及呈现方式、中法两国的艺术交流现状等话题展开交流。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法国勃艮第高等商学院、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联合...

    更多
  • 全球文化沙龙·俄罗斯中国图书中心“我读中国”专题文化活动举行

    5月31日,全球文化沙龙·俄罗斯中国图书中心“我读中国”专题文化活动在中国北京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两地连线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驻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朴扬帆、俄罗斯和平基金远东分部主任祖布里茨基·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科学图书馆馆长索洛维约夫·谢尔盖·根...

    更多
  • 共议西藏议题国际传播 中外代表: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23日在北京表示,西藏议题既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点、难点,更是突破点。“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分论坛当晚在北京举行,1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就主题“数字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化传播”分享观点。史安斌说,传播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控制权,是当下西藏议题国际传播对抗外国政治施压...

    更多
  • “全球文明倡议下的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2023年5月27日,由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主办、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协办的“全球文明倡议下的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欧美同学会会长周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欧美同学会、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

    更多
  • 以小屏话大国: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该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论坛现场,业界和学界代表围绕“短视频里的文化与文明”这一主题,通过实战经验与学术思想的交流,探讨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

    更多

城市

更多 更多
  • 厦门推动“一带一路”多领域交流与合作

    在东盟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参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艺术家们的作品,感受多元文化交融;在金砖未来创新园未来技术展示体验中心,近距离接触走进“一带一路”市场的产品和技术,感受“中国智造”的力量;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了解相关惠企便民法律服务等,感受主动融入服务“一带一路”格局的法治环境打造……近...

  • 中国中小城市旅游从“出圈”到“出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报道称,山东淄博的烧烤视频在社交媒体爆红后,近期该市旅游的受欢迎程度呈现井喷趋势。目前,中国及国际研究者都在关注,中小城市旅游热能否推动中国实现消费主导型增长。《纽约时报》近期也关注到,由于淄博烧烤“火出圈”,该工业城市最近成为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如今,物美价廉、热情好客...

  • 杭州西湖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再攀高峰

    “八个十”文旅消费新品牌正式发布,之江邮轮母港等12个文旅项目集中签约,3000万元文旅大礼包全网秒杀……近日,2023西湖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吹响杭州西湖区文旅产业大发展的强劲号角。会上,12个重量级文旅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投资额约140亿元,包括主题森林度假景区、电影数娱综合体、直播基地、野奢...

艺术

更多
  • 书法绘画

    “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将围绕青花人物故事图题材,依托古瓷名品、文学艺术、大量珍贵的版画资料和绘画等翔实历史资料,生动诠释明末清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瓷器是历史文化的参与者,···

    更多
  • 音乐舞蹈

    5月26日,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越南、英国等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云南艺术学院,就舞蹈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舞蹈文化与当代文化生态建设、国际舞蹈文化交流与合作等10个学术议题展开···

    更多
  • 歌剧戏曲

    万州川剧团在表演川剧变脸。三峡曲艺团在南浦剧场表演曲艺。三峡歌舞剧团在表演歌舞剧。三峡杂技艺术团演员在训练。特约摄影 冉孟军 摄/视觉重庆万川毕汇,平湖飞歌。5月28日,夜幕降临,万州南浦剧场,灯火璀璨,热···

    更多
  • 游戏动漫

    2023中国科幻产业高峰论坛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幻研究中心 供图作为首次纳入中关村论坛的中国科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中国科幻产业高峰论坛暨成果发布会5月30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专家解读当天最新发···

    更多

民俗

更多
  • 瓯韵非遗“圈粉”海外 旅荷画家巧手“堆泥”寄乡愁

    近来,非遗文化“热度”不减。对于海外侨胞来说,它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文化温情。“瓯塑是浙江温州独有的一项非遗技艺。我正尝试用陶瓷、木材、灵芝展示关于瓯塑创作的无限可能。”瓯塑世家第三代传承人、旅荷画家谢泉画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谢泉画1953年出生于艺术世家,祖父谢新宝是温州瓯塑创始人。瓯塑,...

    更多
  • 沂水推进传统工艺创新发展,讲好新时代手造故事

    5月24日,在沂水县十里堡黄河大集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手造精品、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前来赶集的群众。葫芦烙画传承人王桂锋烙铁做笔,下笔成型,运用不同火候与力度,在光滑的葫芦上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肖图,引得观看的群众连连惊叹,并掏出手机选购自己心仪的作品。“以前葫芦不值钱,也卖不出去,烙画就是个自娱...

    更多
  • 龙里:十里刺梨“赏花节”开幕

    为进一步聚焦特色乡村旅游振兴模式,5月26日,十里刺梨沟赏花节暨“我们的节日·四月八”主题系列活动在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正式拉开序幕,开启为期3天的传统节日“四月八”欢庆活动。活动现场。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悠扬动听的布依山歌、气势恢宏的凳子舞、婉转悠扬的器乐合奏、回味无穷的歌舞表演,赢得观众掌声不...

    更多
  • 绘出美丽人生——芦苇画非遗传承人助残扶困的故事

    初夏的风吹过,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湖里的丛丛芦苇随之摇曳。在淮阳区一家非遗传习基地,20岁的张富扬忙着将带有荷花图样的芦苇皮拼贴成片,他的左右手起起伏伏,灯光也随之忽明忽暗。他眼神专注、动作熟练,只有一旁的拐杖,才会让人注意到他腿部的异样。  这个传习基地,源自于“80后”谷穗和丈夫葛磊创办的金穗子芦苇...

    更多

中医

更多
  • 小汗珠里有奥秘

    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热或者大量运动时人体都会出汗。尤其一到夏天,很多人出汗会更明显。虽然出汗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汗过多,也会对身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天气并不十分炎热,普通人只是出了点儿小汗时,有部分人却大汗淋漓。像这种异常的出汗状态,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身体为什...

    更多
  • 五月枇杷满树金

    枇杷,又名芦橘、金丸、芦枝,因其形似乐器琵琶而得名枇杷。枇杷秋季蕴蕾,冬天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接了一年四季的雨露,被赞美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浑身都是宝,枇杷果、枇杷叶、枇杷花、枇杷根、枇杷核都有各自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枇杷果枇杷果性凉、味甘酸,能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可治咳嗽、...

    更多
  • 兰花:香袭衣裙 三五日不散

    《楚辞》之中,常有香草美人之思。屈原以此寄情托意,明志自勉。兰花是香草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楚辞》中提到“兰”的频率超过了20次。不过,楚辞之“兰”,不仅有兰花,也有石斛、佩兰等其他香草。《湘君》里有“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湘夫人》里有“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九歌》中更是赞道:“秋兰兮...

    更多
  • 中医理解天人合一的四个维度

    人们常说,中医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就是因为天道、地道、人道是相互贯通的,只有通晓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水利、物候、生物、物理等天地之“道”,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体之“道”,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规律。而通过对天地之“道”的认识来实现对人体之“道”的认识,又是建立在中国...

    更多

遗产

更多

关于我们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网”(网址 www.cngoesglobal.com)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创办。

        网站以“汇聚文化资源,推动文明互鉴”为宗旨,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为全球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和爱好者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

        网站包括“政策”“观点”“城市”“文明观”“艺术”“民俗”等栏目,及时向海内外受众传递文化传播行业动态、研究成果、人文活动等资讯,展示优秀文化产品。

        欢迎各届人士关注并投稿:邮箱cicc@cipg.org.cn,投稿请注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网投稿”并留下联系电话,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电话:86-10-689962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100037

ew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