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文明互鉴 文明共兴 ——2023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在京举行

【要闻】时间:2023-10-16      来源:文化传播中心      

1.jpg

2.jpg

活动现场

10月14日上午,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23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文明互鉴 文明共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旨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营造良好氛围。来自美国、意大利、希腊、埃及、土耳其等6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名国际媒体高管和“一带一路”记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吴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出席活动并致辞。

3.jpg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吴旭致辞

吴旭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文明相区别的独特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正是人类文明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国际新闻交流合作将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渠道和路径。要通过相互尊重、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谋发展,守正创新,美美与共,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共同创造人类更美好未来。

4.jpg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致辞

陈育明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文化遗产是各个国家优秀文化和灿烂文明的集中代表,是对外展示各国文化风貌、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的名片之一,而各类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要素之一,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动力源。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将为打造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注入发展动力,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5.jpg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致辞

徐和建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创造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北京拥有50多万年人类史、3068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还有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历经750余年、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展示古都北京的气魄和底蕴。北京将更好发挥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人文交流,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渠道和更大舞台。希望通过媒体发出合作发展、合作共赢主流声音,唱响文明互鉴、文明共兴主流旋律,不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jpg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

2.jpg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王旻

3.jpg

波兰媒体协会主席兼波兰华沙商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Marek Traczyk)

4.jpg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

5.jpg

希腊雅典记协第二副主席乔治斯·加瓦拉斯(Georgios Gavalas)

6.jpg

原武汉大学考古系主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光镐

在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王旻,波兰媒体协会主席兼波兰华沙商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Marek Traczyk),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希腊雅典记协第二副主席乔治斯·加瓦拉斯(Georgios Gavalas),原武汉大学考古系主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光镐作主题演讲,探讨国际城市媒体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主要作用和机遇挑战。

7.jpg

徐和建在论坛上宣读《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联合倡议》。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坚持交流互鉴、理解包容、守正创新、合作共赢,促进国际城市友好往来、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共同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明对话协作,不断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文明繁荣进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吴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尼日利亚记联主席克里斯托弗·伊西古佐,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联主席莉迪亚·法卡莱,东盟记联主席、印尼记协主席阿塔尔·德帕里,俄罗斯记联主席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哈萨克斯坦记联秘书长巴扬·拉玛扎诺娃,波兰媒体协会主席兼波兰华沙商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共同发布倡议。

8.jpg

在主题论坛环节,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京报、埃及《鲁兹优素福》杂志、墨西哥头版俱乐部等中外媒体嘉宾代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媒体责任及国际传播经验分享”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社务委员会委员李学梅提出,在全传媒体传播时代,希望通过媒体的努力,把文物保护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网络话语,通过技术赋能,让枯燥的历史可触可感,让沉默的文物充满活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它们的故事、看到它们的精彩,从而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埃及《鲁兹优素福》杂志副主编Hoda Mohamed Mohamed Mohamed提到:“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都为人类启蒙做出了巨大贡献,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很多埃及人的心目中,中国首先一个是‘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它与埃及文明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个文明都在传统、知识、科学、艺术和文学领域给世界留下了巨大遗产。”“中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普惠的社会主义体系。在当代,中国给了我们一份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致力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为促进旅游、文化交流等与民心相通等各领域合作开辟道路。”

10月12日至13日,论坛配套开展了中外媒体北京行活动,参访颐和园、大运河、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观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深入了解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北京经验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活动获得中外媒体记者高度评价,展现了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形象,更好地发挥了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同时也加强了北京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助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是北京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媒体合作机制倡议、促进我市和国际城市之间媒体交流和民心相通,于2018年5月联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单位共同创办的国际媒体交流合作平台,并于2018年、2019年举办两届,成为北京国际媒体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的品牌活动。

14.jpg

作者:文化交流部

本期编辑:申金鑫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