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止境。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传统大众媒体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系统性变革,挺进主战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媒体如何创新,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及时吸纳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技术手段与新传播形态,打造新节目,赢得新青睐?这是摆在所有电视工作者面前的全新课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始终坚守频道宗旨,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为观众而创作节目,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用好节目服务好观众,该频道近期播出的实景人文对话新媒体节目《卓尔不凡》就是他们最新的融合创新成果。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形式新颖: 直播与小屏相结合,吸引力强。《卓尔不凡》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新颖的节目形态。传统形态的电视节目都以大屏为载体。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移动端的小屏已经远远超越大屏,成为无所不在的传播主屏。《卓尔不凡》的主创团队敏锐洞察这一趋势,将直播与小屏相结合,打造了一档面向年轻受众的新媒体节目。直播中的网友互动,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更使节目在年轻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探讨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前沿趋势时,《卓尔不凡》节目通过讲述嘉宾们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他们对文化、艺术、美学、生活与爱的共鸣和追求。这种品牌与节目共同传递的理念,区别于传统广告的沉闷和生硬,使得品牌与节目在内容层面上产生更深厚的链接,易于观众理解和支持。 内容生动: 公众人物与平凡人生相结合,感染力强。《卓尔不凡》在内容呈现上同样表现出色,该节目融合情境直播和实景录播模式。录播部分由主持人任鲁豫与艺术名家共话卓越人生,该部分采用场景化表达方式,让嘉宾重返人生经历的重要场景,深入挖掘嘉宾生命中难以忘怀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非凡成就,更深入挖掘了他们背后的努力与坚持。袁泉在学生宿舍里,以真诚之情回溯往昔;胡歌则重返少年宫,与儿时伙伴共忆往昔,又踏上黄河路,细细品味《繁花》背后的创作甘苦。
立意高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思想性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论是韩美林、游本昌,还是袁泉、胡歌,在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时都用不同的创作体验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只有为人民而创作,文艺才能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也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总结《卓尔不凡》的成功之处,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主创团队深刻领会了“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的时代精神,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善于结合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结合Z世代的传播特点,挖掘节目与冠名品牌卡萨帝在理念、美学和情感层面的共通之处,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与移动网络的各自优势,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该节目的探索具有广泛的意义,值得电视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向新时代,传统大众媒体只有积极探索,奋楫前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观众。 (作者:陆彩荣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