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案例名称:山西面食:舌尖上的中国名片
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2月3日
二、背景目标
山西作为“中国面食之乡”,每一道面食里都沉淀着山西千百年来积淀的历史与文化。在唐朝,太原、代州民间流行击鼓吃面集会,山西剪刀面成为皇家御面;元朝苛刻的“限刀”政策,催生了山西刀削面。明清时期,晋商人家将山西面食制作技艺推向历史巅峰,面菜合一、汤饭混搭、多样浇头、各式小料,实现了“一样面百样吃”。现如今,山西通过多种创新方式,成功地将面食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创意洞察
1.举办中国非遗面食大会:中国烹饪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中国非遗面食大会,首届大会于2022年在太原举办,现已成功举办两届。大会通过中国非遗面食技艺秀、中国面塑艺术展、百店百面非遗美食周等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中国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创新传承非遗面食技艺,吸引了市民游客的广泛参与,也吸引了山西高校留学生的目光。
2.面食技艺与表演艺术融合:山西面食技艺不仅是一种烹饪技术,更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将面食制作与舞蹈、杂技等表演形式相结合,山西面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山西面艺大师王张龙将面食技艺与舞蹈、杂技融合,表演了“用重达4公斤的面团吹出直径1.8米的面气球”“头戴3公斤重的面帽子,骑着独轮车削面”等绝活,将山西面食宣传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
3.美食与文旅结合:2022年6月,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品鉴山西美食、晋享山西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活动评选出十大山西面食、十大晋菜、数十种山西特色小吃,并为游客讲述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省文旅厅推出了多条非遗美食旅游线路,将面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亲身体验山西面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四、亮点展示
1.国际面食节配套CGI宣传片:为宣传2024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山西文旅发布一支CGI视频,将山西的面食与大本钟、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标志性建筑结合,代表山西面食已经触达到了世界各地,是山西人的DNA,也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纽带。同时,其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山西文旅发布了大量关于山西面食的短视频,展示了面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这些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观众。
2.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融入面食元素:除了以面食为主题的推广活动,山西其他活动也融入了面食元素,例如“外交部山西全球推荐会”“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中华行”等活动。山西面食还走进了“第十九届文博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场合。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1.用非遗美食讲述山西故事:2022年以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挖掘资源,以多种途径助力山西文旅“出圈”,“食在山西”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环。“七个一百”文旅计划推出了百种山西风味美食,打造出以山西面食为主、多种经典晋菜为辅的“山西美食”;“总要来趟山西吧”文旅系列短视频邀请山西籍艺人“安利”山西面食;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提升晋菜、面食体系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2.广泛邀请网络红人与非遗传承人:“七个一百”文旅计划中含有百位文旅星推官、百名非遗传承人、百个网红打卡地,利用粉丝效应,培养传播推广生力军。
3.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利用CG技术,赋予山西面食生命力,它们穿越时空,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地标之中,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六、传播效果
1.面食艺术表演引发关注:山西面食大师王张龙将山西面食宣传推广到全球20多个国家,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展示了山西面食的独特技艺。2014年举办的“中国·山西美食走进联合国、走进纽约”活动中,王张龙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各国大使表演了面食技艺,获得了高度赞誉。此外,山西面食表演团还多次赴日本、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展示面食技艺,传播中华面食文化。
2.创新宣传方式吸引流量:山西文旅发布的CGI视频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在抖音平台,该视频点赞量超过105万,转发量近60万。
七、案例启示
山西通过举办面食文化节、创新传播方式、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美食与文旅融合以及非遗保护与传承等多方面的举措,成功地将面食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山西面食的国际知名度,还促进了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展示了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
案例原链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山西多措并举推动非遗面食产业发展——让诗和远方“美味”起来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山西工人网:王张龙:将山西面食舞向世界的宣传大使
文旅中国:山西多措并举推动非遗面食产业发展丨让诗和远方“美味”起来_腾讯新闻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看山西|非遗面食的文化盛宴 -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