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妙招迭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3-10-27      来源:孝义号      

  1698397425131.png

  城区天福广场充分发挥文化集聚效应,举办年俗文化节,设置非遗文化展区,借力文化吸引力提升人气;4A级景区三皇庙设立非遗文化展示体验馆,列入景区免费开放项目;推出晋商古驿道、三皇庙、南曹村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体验园、羊羔酒传统技艺展示体验馆、仁义村红色主题展馆为节点的孝义非遗文化一日游线路,全力打造“孝义非遗文化休验游”品牌……近年来,孝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妙招迭出、成效喜人。

  近年来,孝义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以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共组织评审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类63项,其中国家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10项、吕梁市级保护项目17项、孝义市级保护项目32项。

  该市强化制度建设,筑牢非遗保护传承的“四梁八柱”。完善工作制度,成立孝义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孝义规划》,出台《国家级项目皮影、木偶、碗碗腔排练上演补助管理办法》《传承人集中传习补助管理办法》《非遗传习活动补助办法》等文件,细化一系列“操作指南”,建立了系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制度体系。

  强化队伍建设。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核定财政拨款事业编制3名。设立孝义市非遗保护中心和民间艺术研究中心2个专项非遗工作机构和碗碗腔剧团、皮影木偶剧团2个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建设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1个。指导注册成立非遗保护与研究类协会13个,注册会员近2000人。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2079.9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与此同时,该市持续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完善项目、传承人、基地保护单位“四位一体”传承保护模式,搭建以该市非遗综合传习中心为主体,11个单体项目展示馆、18个传习工作室、6个非遗文化艺术团、6个皮影木偶业余表演剧团、4个生产性保护基地为辐射的“1+N”保护传承平台,形成了动态与静态展示相互补充、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局面;注重非遗成果保护。成立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孝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库,指导支持开展调查立档、研究出版、传承实践、展示展演等工作。截至目前,制作数字化保护光盘50套,整理建档103盒,恢复非遗传统剧目33部和最古老的纸窗皮腔皮影《封神演义》10本,编辑出版非遗文化丛书52种、抢救性记录丛书6种、《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孝义非遗系列丛书》23种;实施传承人培养工程。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与吕梁市艺术学校签约合作,培养首批80名碗碗腔表演、音乐学生。三皇庙景区坚持13年培养孝义皮影设计制作表演人员20余名;依托职业技术训学校,挂牌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培训基地,开展孝义面塑、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制作技艺培训达1000余人次。截至目前共评审命名非遗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3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23人,吕梁市级传承人71人。 (梁瑜)


记者:梁豫

本期编辑:张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