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感受特色浓郁的“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3-11-01      来源:中国网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两管数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它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在介绍羌笛的构造。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采风团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度体验类型多样、特色浓郁的“非遗”文化。
阿坝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态。阿坝州非遗“阵容”强大,截至目前,拥有世界级4项、国家级20个、省级101个、州级552个,四级非遗名录项目共1841项,位列四川省四级项目首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此次,采风团历时5天走访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理县、马尔康市、黑水县等地,实地观看了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博巴森根、羌族羊皮鼓舞、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羌族刺绣、圈德迪、羌族推杆以及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非遗项目,从走进非遗起点村落、到了解非遗历史发展、再到制作工艺环节等各层面深度体验阿坝州多姿多彩的“非遗” 文化。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开展,致力于提升阿坝州全域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充分展示阿坝州的非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卡斯达温舞,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汉语俗称“铠甲舞”,是古代黑水人出征前,勇士们祈祷胜利,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2006年5月20日,卡斯达温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卡斯达温舞表演者。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博巴森根藏语意为“狮踞龙盘的藏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嘉绒藏族地区甘堡藏寨所独创独有的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它是藏族屯兵为纪念抗击英军的战斗和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而创作的,通过对屯兵骁勇善战精神的歌颂,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情怀。2008年,博巴森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图为博巴森根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羌族羊皮鼓舞,羌语称为"莫恩纳莎"或"布滋拉",是从羌族释比文化艺术中沿袭下来的祭祀舞蹈,是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2008年6月7日,羌族羊皮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羌族羊皮鼓舞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羌族刺绣(简称“羌绣”),是羌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图案设计、色彩运用和绣制技法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2008年6月7日,羌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羌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在演示针法。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是藏族传统工艺。藏族善于刺绣、纺织,精巧的工艺为其服饰增添了魅力,是藏族服饰地域风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2011年5月23日,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非遗传承人在演示针法。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是黑水人在远古征战、生产、生活和劳作中创造出的独特的、地域特点明显的民族音乐。2014年11月,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阿尔麦多声部民歌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圈德迪,汉语含义为“打斗舞”,舞蹈时,两人将麦秆和野鸡毛制成的头盔戴上,背向而立、双手展开,碎步按圆形向同一方向移动。而后两人面向对方,双手叉腰,一脚支撑,一脚弯曲向前。经过几轮试探,两人拾起木刀开始象征性比武,随后将木刀摆在各自面前相向而视,最后鞠躬向对手示意。2011年,“圈德迪”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圈德迪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羌族推杆,羌语称为“吾勒泽泽”,是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的角力比赛活动,主要流传于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松潘等羌族分布地区,是羌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2009年7月,羌族推杆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羌族推杆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撰文:吴亮

本期编辑:张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