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论坛推动古老文明的世界性表达

【垂直领域】时间:2025-10-24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良渚论坛推动古老文明的世界性表达

出品时间:2025年10月

方式: 线下

地点: 浙江省

收录时间:2025年10月22日

核心内容:10月18日,以“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的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论坛内容涵盖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创新科技赋能文化展示、艺术创作跨界对话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学术、遗产保护与全球议题、文化价值与人类命运的深度融合。

二、背景目标

2025年良渚论坛容涵盖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创新科技赋能文化展示、艺术创作跨界对话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学术、遗产保护与全球议题、文化价值与人类命运的深度融合。与会外宾高度评价此次“良渚论坛”,认为论坛的举办不仅为不同文化和文明提供对话互鉴的平台,更高度契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要使命,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团结,推动世界和平。 

三、创意洞察

1.论坛聚焦学界探讨,邀请中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博物馆、文化艺术等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参与,详细分享了中国在支持柬埔寨吴哥窟、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等国际项目中的“中国经验”,并将良渚的水管理系统、城市规划智慧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入探讨,提升了国际受众对“文明中国”的认知与认同。

2.论坛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高端对话与沉浸式文化体验,联合中外知名艺术团队策划“良渚快闪”沉浸式场景,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向全球发出良渚之音。现场设立了数字文博体验区,通过AR、VR等技术再现良渚古城的水坝系统和玉器制作场景,让嘉宾“走进”五千年前的王国都城。“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邀请全球知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与浙江交响乐团联袂演出,营造出跨越语言的审美共鸣。良渚文创市集邀请泡泡玛特等广受国内外关注的潮流品牌参与,让与会者能将浓缩了良渚神徽、玉器元素的现代设计产品带回家,使文明成果可感知、可触碰,进一步放大国际传播效应。

3.论坛将遗产保护升维至“人类共同使命”,反复强调,良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通过这一方式,将良渚的个案与“守护人类共同文明记忆”这一全球崇高使命紧密绑定,激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与认同。为期三天的论坛,凝聚起守护人类文明瑰宝的共识,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新的力量。

四、亮点展示

一是将遗产保护升维至“人类共同使命”:论坛反复强调,良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通过分享中国在柬埔寨吴哥窟、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等地的保护修复经验,论坛将自己定位为 “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定行动者与贡献者” 。这一姿态,将良渚的个案与“守护人类共同文明记忆”这一全球崇高使命紧密绑定,激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与认同。

二是从古老智慧中提炼“当代解决方案”:论坛着力挖掘良渚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如水利系统)、社会治理智慧(如城市规划)与和谐理念(如玉器蕴含的礼序精神) ,并明确将其与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中的相关议题相对接。这充分表明,古老的东方智慧能为今天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城市治理、社会和谐等挑战提供历史镜鉴,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性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文明担当。

三是在文明互鉴中倡导“命运共同体”:最终,所有对话都指向一个更高层面的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渚论坛通过展示各文明在起源阶段的共性、差异与交流互鉴的悠久历史,有力地论证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不仅是可能的,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它让世界看到,一个拥有五千年绵延不断文明的国家,所倡导的是一种基于包容、共享与和平的全球秩序观,这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精神指引。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1.利用高精度数字扫描、AR/VR等技术,论坛重建了良渚古城的恢弘景象。参与者可通过设备“漫步”在五千年前的宫殿广场, “亲眼见证”玉琮的雕琢过程,甚至“亲身参与”水利系统的运作。这种场景化、情境化的深度沉浸,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身的感官体验,使“中华五千年文明”从一个教科书概念,变为了一个生动、直观、可信的真实存在。

2.艺术是跨越语言的通用媒介。论坛精心策划的 “良渚之光”中美交响音乐会,用西方的交响乐语言编织东方的古老叙事,在旋律的起伏中引发情感共鸣。同样,基于良渚文化元素创作的现代舞、数字艺术展和文创产品,不再是简单的文物复刻,而是进行了当代表达的转译与创新。它们触动的不仅是观众的理智,更是内心深处对美、对创造、对文明的共通情感,从而建立起与良渚文明的情感纽带。

3.互动式的设计让传播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数字文博体验区,观众不仅能看,更能通过交互式屏幕“虚拟修复”文物,或通过体感技术“参与”古代的祭祀仪式。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文明的传播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与成就感,让良渚文化在互动中“活”起来,深入人心。

六、传播效果

2025年第三届良渚论坛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它的传播效果可以概括为国际参与广泛、学术成果扎实以及共识凝聚深入这三大亮点。

1. 国际参与广泛:覆盖60余个国家和地区,吸引300余位中外嘉宾,包括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及文博机构专家

2.学术成果扎实:发布良渚水坝遗迹等重大考古发现;提出文明判断的 "中国方案" ;推动将文化遗产视为 "人类共同使命" 的共识。

3.共识凝聚深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实践,如良渚的"文物特区"机制和数字赋能保护模式,被多位国际嘉宾誉为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七、案例启示

本次论坛的成功实践,为中华文明探源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即依托自主构建的高端平台掌握传播主动权,深挖“考古+文明”特色打造差异化内容体系,并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深化情感与智识联结,推动中国在全球文明对话中从“参与者”向“倡议者”与“贡献者”转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