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殿堂的岭南医家——陈昭遇

【医学经典】时间:2024-04-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岭南医学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祖国医学重要的一支,但不得不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岭南医学落后于中原医学。历代入粤人士或出于自身健康考虑,或出于社会责任驱动,将先进的中原医学带入岭南,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发展,而这些人士在看待岭南本土医学时,亦不免带着高高在上的中原文化优越感。直至清代,广州巡抚年希尧在评价广东医学发展状况时,还曾说:“粤东之医,其能记诵《汤头》,耳熟《脉诀》者,十无一二……余抚粤未及三载,而闻医之杀人者不可数计,殊悯粤人之甘心送命于庸医而不自知也。”

诚然,这些批评是针对市井医生而言,而古代医者良莠不齐并非岭南独有的现象,岭南历代自有杰出医家,但明代以前,岭南有全国影响的医家,确实仅有寥寥数人,即宋代的陈昭遇、刘昉,明代的丘濬、盛端明。正因稀少,弥足珍贵。这四位中,后三位均为高官、学者,他们的医学成就与社会地位相得益彰,而陈昭遇,这位来自广东南海的岭南医者,则是完全凭借高明的医术,从地方一隅走进国家中枢,成为翰林医官,并因参与了两项国家级的大型编撰出版工程,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医术精验,得赐金紫

陈昭遇从岭南走入中原,并以医术为世人所知,是一段很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史籍记载,开宝初年,陈昭遇“随刘鋹归朝”,刘鋹,是五代十国南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归朝指刘鋹投降赵匡胤,归附宋中央政府,被召到首都汴京(开封)。那么,陈昭遇为什么会随刘鋹归朝呢?《南海县志》记载,他家“世为名医,昭遇尤著”,据推测,很可能他的家族历代都是供奉南汉皇室的医官。

来到京师后,陈昭遇很快打响名气,“所知者荐拔授翰林医官,遂留家开封。”“所治疾多愈,世以为神医。”《宋史》曾为陈昭遇的同事与领导翰林医官使王怀隐作传,提及陈昭遇:“昭遇本岭南人,医术尤精验,初为医官,领温水主簿,后加光䘵寺丞,赐金紫。”宋朝初年的医官通过举荐来任命,那时的医官还没有专门的职位名称,所以陈昭遇被封温水主簿、光禄寺丞等官名,主要是指享受这一级别的待遇,而非真正去任此类官职。官位不及而推恩加赐,医官中进行再考核,确实水平高者会被派到内廷为皇家服务,这种医官就能获得“赐金紫”的待遇。金紫,指的是紫衣与金鱼袋,是三品以上官员的服制。医官中得赐金紫的人,被称为金紫医官,这是最高的荣誉。

二、绝不读书,历多达妙

《南海县志》记载:“昭遇于医术无所不究,著述皆精博可传。”可见陈昭遇医识功底之深厚。然而,神奇的是,其他名医以勤读苦学著称,陈昭遇却以不读书成为美谈。据《历代名医蒙求》《宋朝事实类苑》等史籍记载,陈昭遇“绝不读书,诘其所习,不能答”。陈昭遇自己解释:我刚刚来到京都,带着药囊,来到军营中,每天为数百人看病,他们的风劳冷气等证候,我都了然于心,然后根据他们年长、年幼、体虚、体实,按照古方来用药,很少有治不好的,实在没有寻过脉诀。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学者虽明方书,不会医病,岂胜我哉!”在陈昭遇的认识里,“历多达妙”,只有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才能提高医术,仅背医书未必会医病。同时他也指出“失多而得悟其要”,意即医者若善于总结临床失误与不足,便能在反省中吸取教训参透其中要领。陈昭遇认为,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不知用兵之害,不得用兵之利”。

陈昭遇所谓不读书,是指为医者不能拘泥于方书脉诀,要在临证中多加历练,所谓“三折肱为良医”,其实正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旨。事实上,陈昭遇应是非常渊博的学者,他在医学史上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参与编撰了两部皇皇巨著《开宝本草》与《太平圣惠方》的编撰。

三、《开宝本草》与《太平圣惠方》

《开宝本草》是宋初政府主持编修的官颁本草,具有国家《药典》的权威地位。而作为本草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在于勘订前代本草谬误,增加新的药物及对旧有药物新的认识。《开宝本草》新增药物134种,其中很多来自岭南,据统计,产自岭南及经岭南传入中土的海外药物,占《开宝本草》新增药物57.14%的比例。作者对一些药物形态的描述非常准确,应是曾亲眼见过这些药物的生长状态,我们猜测,这些丰富了中国药物谱的记载,很可能是出自陈昭遇的贡献。

《太平圣惠方》,宋时称为“国朝第一方书”,实际上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官修方书,由宋太宗亲自授命编撰。据《宋史》记载,宋太宗未即位时即留意医术,藏名方千余首,即位后又组织翰林医官院献方万余首,“命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参对编类”,编成此书。王怀隐为翰林医官史,王祐、郑奇为副使,只有陈昭遇为普通医官,能参与这项工作,当然是因他“医术尤精验”。全书一百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分类论述各种病证的病理、病因、证候、方药,即理法方药俱全。因此书实用性强,且“医药之书,性命攸关”,宋太宗特颁《行圣惠方诏》,应诸道州府各赐二部,特设医学博士掌之,并鼓励官民传写,有宋一代,此书的经典地位不曾动摇,既是太医局医生考试的教材,也是文人家藏至宝。

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上绘有一幅备药图,左侧男子手持《太平圣惠方》,右侧男子手持两个药包,上有“大黄”“白术”字样,似乎在等待左侧男子查阅书籍之后的指示。这幅图很生动的显示出《太平圣惠方》被当时的人们如何重视、喜爱。

陈昭遇作为岭南医家,参与两部大型官修医书的编撰,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可视为岭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反哺。而“陈不读书”这个典故留给我们的启示更加深远,提醒我们在医学行业应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论文、不唯资历,临床疗效永远是检验医术的最高标准。

作者:张晓红

编辑:张致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