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流变: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逻辑与叙事创新

【专家观点】时间:2023-12-06      来源:对外传播      

【内容提要】非遗文化作为城市生活中流变的集体记忆,越来越成为可消费的文创产品、可体验的生活方式、可展演的文化景观、可共鸣的价值认同而融入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中。非遗文化通过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的仪式性展演、城市场景的符号化嵌入、城市生活的具身性体验,提炼出城市文化的内在基因、转化为城市空间的创意资源、建构起城市主体的价值观念,成为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在城市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中,以非遗为方法推动叙事创新,具体表现为以数字化提取城市基因,以商业化提升城市活力,以生活化丰富城市体验,以场景化激活城市空间。

【关键词】城市现代文明 非遗 文化传承 国际传播

城市是文明的沉积,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①城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城市文明的历史深处,构建体现城市文明的精神标识,既能够增强城市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又能够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丰富度与活跃度。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文明建设愈发转向本土文化资源。许多城市将历史文脉传承与城市功能定位、特色产业规划等紧密结合,将文化发展有机融入城市发展中,特别是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与当下发展相契合的着力点,愈发显现出勃勃生机。

非遗历经千年仍处于生生不息的变化中,既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创新性的鲜活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非遗作为一种在不同时空下和主体间流变的集体记忆,在推动文化认同、协调社会治理、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探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背景下,非遗文化转化为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逻辑,并以非遗为方法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国际传播的叙事创新。

一、理论逻辑:非遗是城市中流变的集体记忆

非遗作为不同时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活在某一区域的群体长期共享、传承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共存共振,具有突出的集体记忆表征。集体记忆关乎回忆、认同与文化的延续。“记忆不仅重构着过去,而且组织着当下和未来的经验。”②推动城市中非遗的传承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的现代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有助于复兴城市传统文化,建设城市现代文明。

(一)非遗与城市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社会特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关乎当下对“过去”意义的需求和对“当前”意义的要求。非遗的“当前”是依靠特定群体的实践和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体现了特定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伦理等的继承与变异。在现代城市中以习俗、商品、影视等不同形式被展演、被体验的非遗文化,构成了城市现实生活的基本组成,也是城市集体记忆的基本内容。

在非遗的传承发展中,“流变性”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和传播规律。以中国非遗中具有典型性的醒狮文化来看,由于受到南北方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人文特质的影响,有鲜明的“南狮”“北狮”之分。这充分说明非遗文化自古以来便在不同的主体间、时空上变动。在当代中国城市更新理念下,非遗文化随着流动的人群逐渐嵌入城市空间与生活中,“流变性”更是成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于主体而言,非遗的流变性表现为既可以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之间传承,又可以在生活在城市中的异乡人之间传递;对于空间而言,非遗的流变性表现为既能够在非遗传承地中活跃,又能成为不同城市空间的文化元素而展现;对于内涵而言,非遗的流变性表现为以“重塑”而非单纯“复制”的方式存在。

城市集体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托,非遗则提供了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内容。理解非遗作为流变的城市集体记忆的存在,并将这种集体记忆激活并焕新,对建设城市现代文明,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遗转化为城市现代文明

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与人们如何想象自身、如何处理作为“城市居民”的自身与作为“非城市居民”的他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地域文化的主体意识等密切相关,是涵盖城市空间设计、城市精神传承、城市形象传播等一系列概念的象征体系。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非遗作为一种流变的集体记忆,可依托城市空间中个体的亲身体验和群体的仪式展演,转化为城市的文化基因、创意资源、价值观念,成为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与精神源泉。

非遗可提炼出现代城市的文化基因。从时间上看,非遗文化与城市文化是“源”与“流”的关系,梳理非遗文化的发展脉络能寻觅到地区的文脉。非遗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拥有前后相因的发展轨迹,能提炼出现代城市发展历史中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的挖掘与传播能激发文化主体的自觉性,使文化主体认识自身生活的样法,规约社会行动的方式,塑造理解世界的视角。例如,端午节体现了湖北、湖南等地的节日习俗,撒叶儿嗬展现了土家族祭奠亡灵时乐观与豁达的生死观,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人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生产生活实践经验。

非遗可转化为现代城市空间的创意资源。“城市的空间设计是有形载体与无形感受的集合。”③从空间上看,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如同《晏子春秋》所言:“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人文特质的影响,在形式、技艺上有着较大区别。在把握城市历史的文脉传承和空间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可以非遗为灵感设计城市空间,讲述城市故事,传播城市文化,形成城市文化符号、城市实体地标进行广泛传播。以文创理念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城市空间的创意资源,能激发城市空间的文化属性,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收获归属感和自豪感。作为流变的集体记忆,非遗不仅仅作为静态的、局部的遗产展演在城市博物馆、艺术展上,而更可作为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活跃于城市大街小巷中,支撑着城市的与众不同,介入城市文化的创造中。

非遗可建构起现代城市主体的价值观念。非遗文化是依赖集体记忆和象征体系而形成的社会经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们认识、处理事物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传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非遗文化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共同植根于地方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联结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内在构成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民成为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文化实践者,发挥人民在非遗文化的建构与城市文明的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推动人民从流变的集体记忆和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对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同。

二、实践逻辑:仪式性展演、符号化融入与具身性

体验近年来,非遗文化越来越成为可共鸣的价值认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可体验的生活方式、可展演的文化景观而融入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中,涌现出广东南海城市文化符号“南海狮团”、山东潍坊“世界风筝都”等多个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鲜活实践,展现出非遗文化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强大驱动力。非遗文化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城市传承的仪式性展演、城市场景的符号化嵌入、城市生活的具身性体验。

(一)作为仪式性展演的城市习俗

仪式是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拥有着可持续的规范性力量。仪式依靠长期不断重复可辨认的行为模式而形成“习俗”,既有对过去的指涉,又暗含对现实的阐释。因此,非遗文化通过仪式性的展演能够实现人们对其产生“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实现对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传播。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结合深厚的非遗醒狮文化内涵,创意设计造型丰富、个性鲜明的醒狮形象组成“南海狮团”,并通过政策文件将“南海狮团诞”确立为南海每年举办的民俗活动和重要节日,在南海飞鸿馆以巡游、团礼、祈福、春闱、秋闱等形式开展。由此,作为节日仪式的“南海狮团诞”成为南海的现代习俗典范,既拥有历史合理性,又拥有当代合法性。这种节日和仪式的定期重复,实现了巩固城市文化认同的城市历史知识的传达与传承,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确保了城市群体的聚合性。

在“南海狮团诞”的举办现场,通过对无人机航拍、高清直播、人工智能等多技术的协同运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更广域的公开传播,使得线上、线下的城市居民能够共时在场。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生活在南海地区的城市居民,抑或不在故乡的南海人,都能够共同在虚实空间中参与城市非遗文化传承仪式,在“观看仪式”与“实地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集体记忆。基于此,通过每年对重复性仪式展演,非遗文化也实现了对城市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转化,塑造了城市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认同。

(二)作为符号化融入的城市场景

对城市文明的感受与集体记忆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城市场景。城市空间联结着参与实践的主体、物质与符号,并反映着主体创造、生产、传播城市文化的过程。非遗文化通过转化为城市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场景,成为城市意象,激活城市空间的文化感,推动人们在空间实践中形成对城市文明的认知。

非遗文化可以提炼出城市文化符号融入不同的城市场景中,成为重要的城市意象。山东潍坊又称“鸢都”。据传两千年前鲁班在此地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只木鸢,潍坊风筝由此成为该地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承至今。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风筝融入潍坊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并通过“国际风筝会”“风筝音乐节”等多个城市文旅活动实现符号传播和文化传播。非遗以文化符号这一小切口展现城市文明的大纵深,将传统的文化符号与当下的文化实践相结合,展现独特的文化习俗、人文需求等。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依托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这一具体城市场景举行。场景中融入了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风筝”符号,既传播了潍坊风筝这一非遗文化,同时基于符号媒介强化了对城市文化的记忆。风筝作为文化符号,集中体现出当地的社会现实和审美趋向,其形象设计既有造型、颜色偏向传统造型的纸鸢,又有体现创造性和时代特色的航天卫星风筝。风筝作为媒介,传播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语境。通过在风筝设计中融入潍坊的历史文明、名人传说、文物古迹、情感记忆等,城市市民充分感受到潍坊的文化深厚性和文化创造力。

(三)作为具身性体验的城市生活

集体记忆依托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交往习惯而形成,这种经验和习惯沉积在人的身体实践中。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中,“参与”与“创造”是城市居民主体性的体现。非遗文化依托具体的文化实践,推动城市居民亲眼观赏城市景观,亲自品尝城市特色美食,亲身参与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不论是舞狮还是扎风筝,都是非遗成为城市具身性体验的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聚居和交往活动为核心的在地社群变成了以信息、图像交流为中心的在线社交群”。④依托社交媒体平台建立网络社群,使得城市居民随着互动的深入和情感羁绊的深化逐渐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建设当中。2023年,北京市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出中轴线主题非遗旅游线路,并提供文创盖章服务。许多生活在北京的城市居民在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打卡攻略,通过点赞、评论等形式开展互动,讨论中轴线沿线非遗、建筑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获得了个体情感能量,并产生了对北京中轴线及其开展的一系列城市文化传播实践的正反馈。在探访中轴线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结束后,不少城市居民主动参与中轴线沿线的交通疏导、特殊教育等志愿活动,讲述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共同推进建设城市现代文明。

城市居民从台下的旁观者,到台上的参与者,再到幕后的创造者,随着参与和实践的逐渐深入,实现了其对地方意义与地方认同的建构。城市居民的主体性往往需要在普通的、平淡的日常中被引导与激发。在城市文旅活动中,通过图文攻略、直播等形式,城市居民在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趣味十足的互动体验、日常可达的探访地点中可以描绘个性化的活动轨迹。在这种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即兴互动中,城市居民能够重新认识到城市空间的精神性与价值感,发现城市的文脉,实现对地方的想象与再想象。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和具身性体验,城市居民不仅重新确认了“我是谁”这一基于城市文化的身份认同,更明确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方向,即“我生活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不在文化的积习成规,而在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眼光、价值理念与价值体验。”⑤城市非遗文化兼具包容性与开拓性的价值与力量,往前看,指引着城市现代文明的未来;往后看,容纳着城市人文历史的过去。通过非遗文化的仪式性展演、符号化融入与城市居民的具身性体验,非遗文化产生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形塑人们对城市历史、空间、生活的认识,推动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

三、以非遗为方法:城市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中,仅仅以传统内容与形式表达是不够的,更要探索现代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新文化产品。随着城市在全球文化交流、形象传播中的显示度越来越高,城市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世界塑造更加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形象。在推动城市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中,把握非遗的特质,基于非遗的内容,可以采取更具创新性的叙事方式来传播中国城市之美。

(一)以数字化提取城市基因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扩大了非遗文化的传播覆盖面与表现丰富度。以数字化技术融入非遗文化的创作、展演、传播和消费全过程,有利于推动城市现代文明的全景呈现。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推动非遗文化以多种形式融入到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中,体现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传播。在广东南海,政府通过为醒狮传承人、传习所、传承基地提供财政扶持,制作醒狮文化的数字影音资料,实现了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丰富了城市文化财富,夯实了非遗文化存续的数字文献基础。在贵州贵阳,通过建设纹样数据库和绣娘数据库,收录近5000种中国民族传统纹样和近万名贵州深山绣娘的手工技艺,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可基于数据库与绣娘合作设计时尚展品,通过数字平台实现非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

值得指出的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数字化国际传播要融入世界浪潮中。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保持自我本真;另一方面,要培养受众意识,深刻理解传播对象的态度、文化和身份,深入不同文化语境中对非遗文化进行阐释。在城市非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提取与传播中,需要提升对非遗文化转译工作的重视,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针对不同文化族群和语言进行非遗文化阐释,在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中提升跨文化沟通效能。

(二)以商业化提升城市活力

以非遗推动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与传播要求实现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相结合,商业化能激发城市非遗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既能够连接城市居民传统意义上的非遗文化,又能够启发传承人或城市居民发现非遗文化进行商业转化的可能。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启发市场发现非遗文化与经济发展融合的可能,尊重文化市场的主体地位,激发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发挥非遗文化对城市经济建设的作用,推动城市人文经济发展。

在实践中,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创产业紧密结合,可以激活城市居民的文化体验,树立城市文化的独特形象,吸引城市之外的大众与资源更加关注城市文化发展。近年来,城市非遗“出海”愈发活跃,基于非遗技艺设计形成的产品在国际舞台中越来越受到青睐。青岛的非遗技艺“即墨花边”起源于鲁绣并融入欧洲技法和图案,针法工艺独特,造型宛如浮雕,享有“抽纱瑰珍”的国际声誉,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当地非遗传承人创办企业,研发贴近时代需求的即墨花边新材料、新产品,也广受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欢迎,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定制销售的模式推动非遗产品“出海”。

以非遗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与传播,要让非遗文化融入城市经济发展的脉搏,推动非遗文化的商业化发展。一方面,通过文化公共服务启发市场主体对非遗的关注,强化群众基础和文献基础,形成“有为政府”;另一方面,引导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进行非遗文化的市场性转化,让热爱非遗的市场主体推动非遗的产品化,形成“有效市场”。在当代国际传播中,“卖出去”的文化商品要比“送出去”的文化产品更具感染力,因此,让城市非遗更加具有国际市场上的商业化能力,能有效增强城市文化传播的活力。

(三)以生活化丰富城市体验

城市居民是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与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此,在城市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播中,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是基础,融入城市居民生活是关键。非遗文化传播的生活化路径表现为“非遗+”的模式,即提取非遗的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网络游戏、日常节庆、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等城市运行中,让非遗渗透进日常体验中,成为“看不见的传播”。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采用手工绒线编结花束作为颁奖花束受到了外国网友的关注。该花束由上海市“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非遗技艺制作而成,以玫瑰、月季等六种花型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等寓意,以“永不凋谢的姿态”向运动员传递了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祝福。同样,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适逢中秋佳节,安排了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等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还安排了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等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这让非遗文化成为向世界传播城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途径。

以非遗文化建设与传播城市现代文明要求,充分焕新非遗文化的实用性。通过对非遗文化进行现代生活化的创意想象与展示,实现传统审美与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实现“看不见的文化传播”。

(四)以场景化激活城市空间

非遗文化可以通过街头涂鸦、真人表演、艺术装置等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空间里,转化为城市的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感和审美感。以场景化激活城市空间,要把握非遗文化元素与城市空间的和谐共生,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应当保护生活气,维持非遗文化的原生态;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城区应当融入非遗文创元素,展现传统文化的气质,实现城市文脉的传承。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非遗文化不仅仅是陈列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也可以融入绿化景观、公共交通、居民街区中,使非遗元素随处可见、随时可见,成为城市风貌传播的有机组成。

在城市国际传播中,要关注对数字化“拟态城市”的形象建构。这可以成为城市现代文明国际传播叙事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南海狮团”的传播中,南海本地大学生摄影团队创造性采用了“每个地方都能学到新技能”的游戏化叙事方式,拍摄“跟着狮团趣浪迹”系列视频,启发广大网民认识到城市实体空间的文化属性,看见城市中有趣的事与人,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这种叙事方式,以数字化非遗文化打造城市景观,与线下的实体城市空间形成呼应与互动,能够有效彰显城市文化价值与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以非遗文化建设与传播城市现代文明,既是从传统中获得情感和资源,又是对未来产生规约和期望。在城市非遗的传承发展中,应当跳脱怀旧的情绪与路径,将非遗视为联结文化与生活、现代与传统、中国与世界的具有主体性的媒介。在城市现代文明建设逻辑与叙事创新中,不能将非遗文化视为被保护、被救助的客体,而应将非遗文化视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力的文化主体。让非遗绽放现代活力,以非遗的话语和形式去建设现代城市,传播现代中国,可以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传播。

①《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

②[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42页。

③胡钰:《文创理论与中华文化创造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37页。

④高小康:《社群、媒介与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三要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1期,第25页。

⑤成中英:《新觉醒时代——论中国文化再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第274页。


作者:胡钰 朱戈奇

本期编辑:申金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