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类风湿病情不反复,立秋时节要做好这两点!

【医学经典】时间:2023-08-29      来源:光明网      

八月已到,立秋已至,但当前仍处于三伏天内,从气候特点看,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我国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但立秋也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夏天的结束,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天气由湿润转为干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气候变化特点并尽早应对,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固护阳气,祛除寒湿。中医学讲究了“冬病夏治”,《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中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学术观点,此时人体内的阳气比较旺盛,气血运行流畅,整体抵抗力比较强,不容易遭受病邪侵害。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病”范畴,寒湿病邪可痹阻气血运行,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罪魁祸首,即“不通则痛”,而且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变化也与寒冷潮湿天气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已经立秋,但仍处于三伏天内,自然界阳气依旧旺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该继续通过口服药物、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方法,刺激人体经气,固阳养体内阳气,祛除寒湿病邪,防止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反复。

  第二,养护阴液,生津润燥。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肌肉、筋脉与骨骼的健康离不开阴血的滋养濡润。在临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尽管病情比较稳定,但依旧会感到关节肌肉疼痛。此时大多是由于患者脾肾不足,或肝肾阴虚导致肌肉、筋脉与骨骼失养而引起的疼痛,即"不荣则痛"。

  古人云:“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虽然盛夏的湿热尚未消退,但秋燥渐起,而秋燥最容易耗伤人体津液阴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该继续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山药、莲子肉、银耳、枸杞以及梨、桃、葡萄等,同时还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韦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

本期编辑:王晨雨


分享: